江水长秋草黄具体情况是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2023-06-18 13:15:3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红利策略是指以股息率作为核心选股指标,选取现金流稳定、长期持续现金分红、分红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的选股策略。具体而言,股息率(Divide Yield)的计算公式为每股分红金额(D)除以每股价格(P),其含义为投资者以当前价格买入上市公司股票,每年获得的现金分红所提供的投资回报率。

  通过对股息率计算公式进行进一步拆分,我们可以发现,股息率同样等于分红率(D/E)和(P/E)的比值。相同市盈率条件下,分红率更高的公司,其股息率表现更优;与之类似,相同分红率条件下,市盈率更低的公司,其股息率表现更优。接下来,我们从分红率和市盈率两个角度出发,对红利策略的原理及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分红率是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其净利润的比率。分红率高的上市公司大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公司现金流充沛,具备有稳定持续的;(2)公司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盈利在满足未来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之后,能够有所剩余;(3)公司管理层具有回馈股东及投资者的意愿,机制良好。以上三点特征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上市公司良好的质地和投资价值。

  不同申万一级行业中,分红率排名居前的行业包括石油石化、煤炭、家用电器、等,其2020年行业整体分红率均超过40%,以上行业多为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传统行业,行业内上市公司成熟、业务经营稳定,、、等龙头公司的投资价值备受市场投资者青睐;与之相对,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的整体分红率则相对偏低,主要是由于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行业内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不够稳定,且未来生产经营的资本开支需求较大,缺乏稳定的现金分红能力。

  市盈率作为经典估值指标,常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合理性以及的高低。一般情况下,低市盈率公司的市场价值相对低估,不存在估值泡沫风险,其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在公司基本面不发生恶化的前提下,股价下跌或波动的风险较低;而若公司基本面迎来改善、投资价值被市场所发现,其估值修复会带动公司股价的上涨。

  不同申万一级行业中,市盈率较低的行业包括银行、、建筑装饰、煤炭等,以上行业多为成熟行业,2020年末PE-TTM估值均不超过30倍;相较于计算机、电子、电气设备等市盈率较高的行业,以上行业的波动率明显较低,其股价表现更为稳健。

  基于前文分析可知,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大多具备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沛、公司治理良好、估值低估、具备安全边际等优点。投资者投资该类公司,每年可得到稳定的现金分红,同时可赚取到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所带来的投资回报,中长期投资收益可观;而在熊市或震荡市行情中,较低的估值水平又降低了公司的股价下跌风险,体现出良好的防御属性。

  我们以中证红利指数作为代表,对红利策略在不同统计区间或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业绩表现进行分析。过去10年,中证红利指数累计收益率为93.2%(年化收益6.8%),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收益率分别为61.6%和68.2%,中证红利指数明显跑赢市场指数;若考虑红利再投资收益,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累计收益高达177.9%,年化收益超过10%,中长期收益回报丰厚。

  风险表现方面,2012年3月以来,中证红利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及最大回撤分别为21.5%和-46.5%,与沪深300指数基本持平,明显优于中证500指数。

  分年度来看,2012年-2021年10个完整年份,中证红利指数有7年实现正收益,仅在2013年、2016年和2018年三个熊市年份中出现亏损,收益表现稳健。在牛市和震荡市环境中,可实现稳定正收益,多数年份指数收益率稳定在10%上下;2014年和2015年,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分别高达51.7%和26.9%,展现出了不俗的收益弹性。

  而在熊市行情中,指数的亏损幅度明显小于沪深300、中证500等其他市场指数,防御属性凸显。以2018年为例,中证红利指数全年下跌-19.2%,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跌幅分别为-25.3%和-33.3%,超额收益分别为6.1%和14.1%;指数全年最大回撤为-29.7%,同样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2022年初以来,剧烈调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跌幅均超过15%,而同期中证红利指数跌幅仅为-7.6%,展现了出色的抗跌能力。

  总结来说,红利策略具有稳定分红、牛市震荡市稳定盈利、熊市抗跌的业绩回报特征,能够匹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1)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运用红利策略进行选股投资,或是投资跟踪红利指数的指数型基金,在获得稳定分红回报的同时,还可赚取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增强收益;

  (2)以保险资金、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配置资金:运用红利策略挖掘高股息个股作为组合底仓,赚取稳定的中长期投资回报;

  (3)投资久期较短的交易型投资者:若预判市场行情走弱下,可运用红利策略挖掘高股息个股来进行防御,规避本金大幅亏损。

  红利策略所具备的诸多优点,红利策略指数获得了基金公司与市场投资者的一致青睐。截止最新,全市场共有18只红利策略SmartBeta(不含ETF联接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合计规模292.43亿元,两项数据均远超其他类型SmartBeta指数基金;除此之外,各家基金公司还积极布局了红利低波、红利质量等基于红利策略衍生出来的复合因子SmartBeta指数基金。

  市场上最常用的反映红利策略业绩表现的指数为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该指数选取沪深市场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旨在反映沪深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

  非创业板股票: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自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非创业板股票)中排在前30位;

  指数样本每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成份股市值及行业分布:不同市值风格标的均有覆盖,周期、金融地产、中游制造板块权重占比较高

  截至2022年3月11日,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市值为1175.48亿元,但由于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大市值股票对指数的影响得以分散。分类来看,指数成分股覆盖不同市值区间的成分股,其中小盘股(市值小于200亿元)、中盘股(市值200亿元-500亿元)、大盘股(市值500亿元-2000亿元)和超大盘股(市值大于2000亿元)的数量分别为42只、26只、18只和14只,成分股市值分布较为均衡。

  行业分布方面,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覆盖全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2个,具备有较为全面的行业代表性;成份股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银行、采掘、交通运输和汽车,分别为14只、11只、9只、8只和7只;与之相对,以电子、电气设备为代表的成长性行业入选数量极少。

  权重占比方面,房地产行业占比最高,达到14.8%,采掘、银行两个行业紧随其后,权重占比分别为12.6%和10.7%,另有交通运输、汽车、钢铁、化工4个行业的权重占比超过5%。

  板块方面,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周期、金融地产、中游制造3个板块,权重占比分别为29.6%、26.1%和25.1%,组合结构较为均衡;与之相对,消费、医药、TMT 3个板块的权重占比均相对较低,3个板块合计权重占比仅为19.2%。

  相比于沪深30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均在明显差别。具体而言,中证红利指数大幅超配房地产、采掘、交通运输、汽车、钢铁等周期或中游制造行业;与之相对,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电气设备等公募基金重仓配置的热门景气行业,中证红利指数的权重占比明显偏低。差异化的行业分布特征使得中证红利指数呈现出与沪深300指数相异的风险收益特征。

  组合集中度方面,中证红利指数的行业配置更为集中,CR3和CR10分别为37.3%和78.2%,均高于沪深300指数。

  中证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兖矿能源、中国神华、3只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超大盘股票,同时也包括了、等7只市值在500亿元以下的中小市值风格股票;前十大权重股2020年股息率均超过6%,其中大东方、中国神华、千金药业、、5只权重股2020年股息率超过10%。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权重股多为中央国有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主要是由于国企公司在采掘、交通运输等进入门槛较高且具备一定公共属性的行业中均有较强优势,其国资背景在业务经营稳定性及公司治理方面均起到了一定作用,确保公司具备有持续盈利和稳定高比例分红的能力。

  分红派息方面,2018年-2020年,除平煤股份外,其余九只权重股均持续进行现金分红;多数权重股不同年份现金分红比例稳定高于30%,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分红回报。

  股息率方面,2018年-2020年中证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的股息率均值分别为4.40%、6.77%和10.88%,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分别为2.96%、2.21%和1.86%,指数权重股不同年份的股息率水平均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充分反映出中证红利指数在选择指数成分股时对于股息率和分红稳定性的关注。

  除中证红利指数外,市场上常用的红利策略指数还包括上证红利指数、深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红利指数。下文中,我们对指数编制规则、权重股分布特征、指数业绩表现等几个角度出发,对不同红利策略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不同红利策略指数在编制规则上的最大差异为选股范围。具体而言,中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红利指数同时覆盖沪深两市公司,而上证红利指数和深证红利指数仅覆盖单一市场;中证红利指数对指数成分股的市值要求较为宽泛,不同市值风格股票标的均有纳入,而沪深300红利指数则从代表大市值风格股票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选择成分股,指数成分股大市值特征显着。

  对比来说,不同红利策略指数的成分股特征各具特色,其中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同时覆盖不同市场、不同市值区间的高股息率标的,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上证红利指数和深证红利指数分别聚焦和深市标的,具有更强的市场代表性,且互为补充;沪深300红利指数成分股多为大市值风格标的,多为不同行业的龙头公司,基本面表现更优。

  市值分布方面,中证红利指数和上证红利指数成分股在不同市值区间标的之间进行了较为均衡的配置,其中市值在200亿元-500亿元的中市值风格标的合计权重最高;而深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红利指数成分股则集中于市值在2000亿元以上的超大市值风格标的及市值在500亿元-2000亿元之间的大市值风格标的。

  行业覆盖度方面,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覆盖了21个申万一级行业,行业覆盖范围更为广泛;上证红利、深证红利和沪深300红利指数覆盖行业数量分别为16个、18个和17个。行业分布方面,中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红利指数的成分股均主要分布在金融地产(银行、房地产)、周期(煤炭、钢铁等)和中游制造(交通运输、汽车等)三大板块;深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于消费(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金融地产(银行、房地产)两大板块,与其余三个指数形成较大差别。

  组合集中度方面,中证红利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合计权重(CR3)为37.3%,而其余三个红利策略指数CR3均超过40%;与之类似,中证红利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行业合计权重(CR10)同样低于其他三个指数。中证红利指数行业分布较为分散,能够更好的分散风险,提升指数的风险表现和熊市抗跌能力。

  不同红利策略指数的风险收益表现各具特色。收益表现方面,中证红利指数中长期业绩表现出色,最近3年/最近5年/最近10年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03%、5.35%和8.46%;得益于指数重仓配置的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板块行业的长期绩优表现,深证红利指数中长期业绩表现亮眼。风险表现方面,中证红利指数展现出稳健的熊市抗跌及风险控制能力,持有体验明显优于深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和沪深300红利指数在熊市行情中的抗跌能力及中长期波动及回撤表现同样稳健。

  不同红利策略指数胜任不同的市场环境,可以满足不同偏好投资者的差异化投资需求。具体而言,中证红利指数兼具中长期收益出色及风险表现稳健的双重优势,适合中长期资金进行配置投资;深证红利指数收益表现突出,但波动回撤较大,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选择该指数以赚取长期收益回报;上证红利和沪深300红利指数的熊市抗跌及风险控制能力占优,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在熊市行情中进行防御性投资。

  博时中证红利ETF(515890)是以中证红利指数作为跟踪指数的ETF基金产品,产品管理人为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万琼女士。产品成立于2020年3月20日,最新规模2.48亿元(估算值),2022年初以来日均成交1240.18万元。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致力为海内外各类机构和提供专业、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2002年10月,博时基金发行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产品博时价值增长(050001);在此之后,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完善产品布局。截至2022年3月11日,博时基金共运作管理了321只产品,覆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QDII型、商品型、FOF型、REITs型全部8个基金类型,实现了对公募基金产品类型的全覆盖;合计管理规模9952.76亿元(不含),排名全市场第6;非货币管理规模5292.61亿元,排名全市场第8。除公募基金业务外,博时基金还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以及多个、职业年金及特定专户。

  具体到指数型基金业务,截至最新,博时基金共发行管理了55只指数基金产品(含ETF联接基金),合计管理规模677.13亿元,排名市场前列。公司旗下指数产品可分为股票指数型基金、债券指数型基金、QDII指数型基金和商品指数型基金4大类型,覆盖了宽基指数、行业主题、特殊主题、SmartBeta、增强指数等不同细分方向或策略。宽基指数基金方面,公司旗下产品覆盖了沪深300、中证500、、双创50等市场主流指数;行业主题基金方面,公司在银行、券商、、5G、医药等十余个行业或主题进行了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投资工具;QDII指数基金方面,公司旗下的博时标普500ETF是全市场最大的跟踪美国市场指数的ETF基金;债券指数基金方面,公司发行了短/中/长等不同久期风格的利率债指数基金,同时布局了可转债ETF,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配置或交易需求。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