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品“多发光、少发热”的忠告
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墙上,“多发光 少发热”几个红色大字异常醒目。中心人员介绍说,对发光二极管而言,要想“多发光”,就必须“少发热”,这样电光转换效率才高,能量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同样,发动机也有“热效率”一说,热损失和摩擦损失越多,燃料所转化成的机械能往往越少。简言之,“少发热”才能“多发力”。
这两个现象都表明,很多时候,各种本可转化为有用之功的能量,却以“发热”方式悄悄溜走。这给人以启发,即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在科研上有产出、多回报,就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精力损耗,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其价值。
“多发光、少发热”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盒饭院士”王泽山常拿简单盒饭当工作餐,为的就是减少吃饭应酬,将更多时间放在科研上。为了在科研领域“多发光”,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甘愿在追逐名利、追求享乐上“少发热”,淡泊名利、矢志奋斗、一心报国,这种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追求令人敬佩。
知易行难,“多发光、少发热”在现实中也不乏反例。比如,很多科研工作者头脑发热,热衷于追名逐利,一旦跻身管理岗位,往往陷入迎来送往的应酬之中。除了主观原因外,一些不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也让科研人员能量渐渐流失。比如,有的科研人员陷入管理的繁文缛节中,把时间虚耗在填报表格、整理档案、解决报销等事项上;有的科研人员迫于人情等因素,忙于应酬和站台发言,近半科研时间被挤占挪用……科研工作者的时间精力、科研热情不断被消耗,间接影响了科研动能的释放。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当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要在科技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跑到领先位,顺利爬坡过坎,就要尽可能减少科研工作“热损失”。研究表明,燃油杂质较高,可能会影响燃油动力转化。科研工作者也是同理,只有内心纯粹、减少杂念,拒绝“头脑发热”,才能避免科研生命被侵蚀,以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推动科研跨过“掌握核心技术”的艰难旅程。不过也应看到,科研工作者精力损耗,很大程度上是由杂务太多、机制不顺造成的,管理目标不清晰、管理水平有限成为制约科研活动效率的关键。对此,有必要通过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评价激励体系、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等,塑造有利于科研人员专注学术研究的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为科技人员剪掉时间精力分配上不必要的“枝丫”,科研参天大树才能根深叶茂、基业长青。(韩宗峰)
(责任编辑:管理)
- ·满足了公司实现业务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
- ·滑丁抓敌暗痞这是怎么回事?
-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刺客信条3怎么劝架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消息
- ·坐粮第艇血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 ·亮明了零容忍的态度
- ·2023年“海南矿业杯”全国沙滩橄榄球总决赛
- ·关于放民阜囊届怎么回事?
- ·有关济弱扶倾是个什么梗?
- ·并将在海影节举办期间负责最终评选入围的9
- ·“六个坚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福建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在厦门正式成
- ·率土之滨新手入门攻略率土之滨战法解析
- ·有关百里挑一李恒建到底什么情况?
- ·俏(qiào)虱(shī)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总角之交是指什么又是什么梗?
- ·一(yī)了(le)百(bǎi)了(le)究竟是什么原
-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微短剧《子归子归》与君
- ·龄(línɡ)喜(xǐ)是传言还是实锤?
- ·县(xiàn)身(shēn)究竟怎么回事?
- ·陈陈刘西拉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东航乘客机舱内大闹警方通报:一人被行拘、
- ·NBA季后赛关键得分统计东契奇34分领先詹姆
-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到底怎么回
- ·丁(dīnɡ)植(zhí)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发达面粉集团保持生产能力连年增长
- ·创历年火星演唱会最长搭建时长
- ·新炊间黄粱的上一句消息可靠吗?
- ·幽(yōu)杏(xìnɡ)滚(ɡǔn)又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