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专家学者推荐的好书你都读过吗(I)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03 07:30:4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择书如择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而精。好书浩如烟海,哪些书值得一读?哪些书兼具学术性与启发性?每个人都有挑选图书的偏好和维度,也有自己的心头好。

  今天,文献君邀请参与社科文献2023年度好书·年中评选的专家和媒体人,推荐他们读到的惊喜之作。第一期评委荐书邀请到的是作家、书评人蔡辉、新京报书评周刊罗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林鹄,和历史作家、资深媒体人曲飞。

  本书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征引多种文献,揭示出“盐户”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如何在“以籍定役”的制度框架中,通过持续对话与互动,逐渐挣脱出来,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和组织方式。并以此为切口,呈现出长程历史的发展轨迹——从近世向现代转化的、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尽显作者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功力。

  “中日水泥战”是发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企业为对抗日本水泥倾销,被迫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贸易战。中国企业胜在三点:其一,有效利用“抵制日货”的社会热潮;其二,强化自身竞争力;其三,得到国民政府帮助。本书以扎实的史料,揭出日方倾销背后的政治目的——转嫁“大萧条”冲击,压制中国的民族企业,垄断中国市场。为了实现经济侵略的目的,日本政府不惜祭出货币贬值、航运补贴、掌控关税等手段。本书呈现的是历史,却饱含现实关切:贸易不只是简单的市场竞争,面对贸易战,前人经验可启迪今人。

  陆征祥是清末民初传奇人物,靠刻苦学习和专业操守,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职业外交家,虽得列强尊重,晚年却自我检讨称,平生三大遗憾——都是在对外谈判中,竭尽所能,却无法挽回局面,使国家蒙受损失,堪称“弱国无外交”的注脚。然而,在陆征祥的人生悲剧中,还有另一脉,即专业人在落后的制度环境中,一次次被挫败,终至壮志难酬。在陆征祥身上,凝聚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对个体来说,那是不论怎样挣扎,也无法突破的转型之痛,他生长的环境已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份无奈,读来令人唏嘘。

  读中古史料,常惑于游牧民族首领的名号,如头曼、呼韩邪、呼厨泉、郅支之类,难记且多重复,其意尤难测。北魏先世拓跋什翼犍,竟有字,即郁律旃,拓跋珪则字涉珪……凡此种种,皆为史家误解——将“外号”(美称,或官职)硬套到中原“姓、名、字”的命名方式中,且为避多音,常取其中数音,甚至一音,掩盖了真实信息。从这一思路出发,则与“珪”音近的北族名号颇多,应是一种官职。如此,则俟斤、头曼、阙特勤、阿史德等,均可探其源流。本书通过语言学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史料的遮蔽,打开认识历史的全新的视界,堪称振聋发聩。

  明清商品经济发达,盐商是佼佼者。明代盐商追求享乐,为文人不齿,清代盐商则受人尊敬。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盐商家,给盐商高官(虚衔),视为亲随。清代盐商是如何实现身份提升?一方面,盐商们找到与文人集团的结合点——文物收藏,他们或藏画,或藏书,带动世风,比如藏印,即源于盐商;另一方面,清帝发现其中潜力——盐商无法做官,有钱有能力,主动结交官家,乾隆将盐商发展为“个人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战争筹款、编《四库全书》、巡视江南、采办玉雕、皇家园林装修等,均主动依靠盐商,效率远胜传统官僚体系。双向互动下,形成一张“奢华之网”,将盐商、官员、文人集团、皇帝有机组织起来。本书通过这张“网”的构筑过程,揭示近世中国转型的路径特色,以及它所塑造的独特文化。

  本书是第一次大战时,在奥斯曼帝国任军事顾问的德国将军利曼撰写的回忆录,既具史料价值,又引人深思——奥斯曼帝国为了强兵,已进行200年军事改革,却始终未能成功,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曾被欧洲人视为“最强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在本书中,作者呈现了传统国家的转型之难——现代化是系统工程,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工程方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特别是当帝国最高层仍是传统人,社会最需要变革的部分反而最保守、最落后,则帝国最终崩溃的命运可知。本书虽是一本小书,但利曼有德式严谨,不避琐碎,言必有据,却下笔生动,真有良史之才。

  戏台上正在表演。观众突然转向,朝着身后同为观众的摄影师及其设备望去,一场有关东方与西方的早期“互看”就此定格。一方用相机搜寻异域稀奇之景观,一方对在地的周遭暂时失去了兴趣,背对演员、面向机器。作者巧妙地以这个瞬间描述了两种文明相遇的基本样式,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20世纪初中国西南照片开展了跨文化、跨社会和跨学科的反思性探究,去理解也去检视了来这片土地的博物学家、植物学家和探险家如何表述“中国西南”,并用她的历史意识为我们呈现了“互看”的问题、转换和它的未来。

  我们都知谚语“人挪活,树挪死”,迁移和流动对人的意义便在这前半句,其实后半句也指出了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制性。人与土地,尤其与建造其上的住房,也就有了一对“动”与“不动”矛盾。种种制度、理念和解决之法皆是围绕这对矛盾而形成。这是一本经济学实证研究,除了探讨围绕人口迁移与土地、住房的一般议题,也在具体的数据中发现了人口流出地“等级”(如村镇、县城或更大的城市)对居民购房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村宅基地的性别差异等。读者可感受到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关怀。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众学科之中最显赫者,就其学科内部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过去百年效仿自然科学的成功。渐渐地,我们更愿意接受(即便知道并非如此)经济学有一套固定的、普遍的甚至唯一的准则,如此可对真实世界快速作出描述和预判。这只是一种忘记了方法论和思想主张有变化、有历史的迷失。这本书以简单的结构和文字追溯了经济思想的演变,在关键之处不失判断,同时对不同的思想主张也各有兼顾。它确实是一本好看的经济思想入门小书。

  本书在中西比较的宏观视野下,以“王朝国家”为核心概念,对有明一代的边疆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考订之细密,辨析之深入,均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洪武初年划疆自守、永乐时期的短暂开边,到仁宣以降主导朝廷的“内政本位”,再到明中后期的“隆庆开关”与“俺答封贡”,最后是晚明的地缘危机,这部力作不仅浓墨重彩地重绘了近三百年的明代历史画卷,而且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道路提了独特的视角。

  本书不同于传统的北方民族史研究。作者师承田余庆、祝总斌两位先生,接受过最好的中古史训练,又于二十年前进入阿尔泰学,从而跨越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语文学和历史学相互间的壁垒,独辟蹊径,以名号为切入点,在内亚史的广阔背景中重新检讨北族政治体的演化,进而对政治组织发展的一般情况,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空间。

  本书语言凝练、准确,分寸感极强。书中探讨的是专业性极强的学术问题,但和以往这类着作不同,非本专业的学者乃至一般读者,都可以在作者的循循善诱下,缓缓步入这一艰深而又神秘的学术领域。文字功夫的背后,是作者过人的思辨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透彻理解。

  所谓容隐,指的是对犯罪的亲属的包庇行为。从法律角度,这涉嫌妨碍司法;但从古代中国强调的人伦角度,亲亲相隐又被视为儒家伦理体系的一部分,尤其对长辈亲属容隐,更被视为孝道,事关历代王朝的价值观根基。

  本书主要以清代为样本,研究了容隐制度,更主要的是研究了其实际执行的情况。从书中的案例整理可以看出,虽然包庇犯罪亲属在理论上被视为合法,但实际判例显示,容隐行为还是要受到惩罚,轻则杖责,严重的甚至会被处决。

  这种法律理念、条文与实操层面的差异,更是观察中国司法的一个有趣角度,要是本书能提供的另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本书是非常适合摆在客厅书架的那种精美大画册,内容同样很有价值:通过200多幅重新上色的历史老照片,还原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真实场景,照片比文字更直观地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是非常好的兴趣启发型读物,可以引领入门读者,萌发对历史阅读乃至历史研究的兴趣。

  本书的研究时限从大萧条前夕,到日本全面侵华,聚焦这期间日本与中国的水泥企业之争,从中可以看到:

  第一,全球化环境下,任何国家都难在系统性灾变中独善其身;第二,现代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是真正的总体战,产经领域的激烈性和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热战战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泥也加入了“抗日宇宙”;第三,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企业,在这场中日水泥战中有过不错的表现,并不像我们习惯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