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地看待“移风易俗节俭杀年猪”倡议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08 07:53:4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日,云南省丽江市龙蟠、鲁甸、宝山、七河等部分乡镇发出“移风易俗节俭杀年猪”的倡议,建议养猪户尽早屠宰年猪或统一宰杀,提倡自宰自食,不铺张浪费。要求杜绝年猪猪肉及制品赠送或买卖。此举引发公众热烈讨论,众多网友纷纷予以评判。

  评判倡议,就要搞清楚“为什么发”。乡镇工作人员回应,倡议目的是防止动物疫病扩散,提倡节俭、抵制大操大办“杀猪饭”,避免铺张浪费,并非“一刀切”禁办。从这个角度来看,倡议的初衷是好的,而且没有对杀年猪进行强制禁止。

  当然,好的初衷要转化为好的效果,还需把群众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进行晓之以理的解释、动之以情的引导、将心比心的处理,比如在倡议内容中增加一些“让年味不变淡”“让烟火气不减少”的考虑和措施。

  评判倡议,要辩证地看。有网友认为,“杀猪饭”是云贵川习俗,是乡邻沟通交往的一种传统方式。“没有了杀猪饭,总觉得缺少点年味和烟火气!”但也有网友表示,“节俭杀年猪”本意不错,抵制大操大办,一些地方杀猪饭开始“变味”了,相互攀比,逐渐发展成了大吃大喝,“确实该提倡节俭!”网友看法各有不同,这也从侧面说明,倡议就像硬币一样有两面,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而是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完善的内容。

  其实,倡议与年味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倡议担心的是食品安全,反对的是攀比,杜绝的是铺张浪费,而不是禁止必要的乡邻走动、联络感情。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既有浓浓年味,又有节俭好风尚、安全好环境。

  评判倡议,看似事小,其实折射的是“如何找到传统习俗和现代治理的平衡点”的探索。类似的事例并不鲜见,比如近年来许多地方出于环保、安全的考虑,禁放烟花爆竹,引来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主要观点就是“禁放烟花爆竹让年味变淡,让过年的习俗无处安放”。

  习俗承载着历史、沉淀着文化、寄托着情感,备受人们珍视,但它们并非一成不变。还是以过年为例,随着电视的普及,“春晚”为年夜饭加了“一道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网购年货”“抢红包”成为“新年俗”。这样来看,如果能够在“杀年猪”之外找到既节俭又安全、既文明又健康、群众也比较喜欢的“打开方式”,这一政策才会获得更多的理解、支持和赞成。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