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有四位副司令员为何改编为四野后连一位都没有了?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01 19:39:2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49年,鉴于国内不会再有大的战争,中央决定实施军改,在这次改革中,东北野战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令人疑惑的是,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后,第四野战军的四个副司令员职务一直无人担任,之后甚至撤销了副司令员这个职位。

  一般来说,不设置副司令员是不正常的,这不符合军队的基本制度,除非有特殊理由,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么,第四野战军为什么不设置副司令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样特殊的情况,原先的四位副司令员,后来都在做什么?

  1945年,中央开始筹备抗战结束后的建设,随后,在这个背景下,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随后进驻东北,这支部队就是后来的东野。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蒋介石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占领东北地区,削弱国民党军事实力的同时,增强我党的军事实力。

  为了掌控先机,毛主席便组建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先行一步成功掌握了基础雄厚的东北地区,不久后,自治军改编为民主联军,但是建制没有太大的变化。

  1948年,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刻,经中央研究,决定将东北民主联军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则称之为东北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的人数大约为七十万人,占东北人民解放军总人数的70%左右,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用东北野战军代指东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战争后期,东北野战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辽沉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稳定的军事基础。

  辽沉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再次改编,不过这次的改编比较小,只是将纵队改为军,统称还是东北野战军。

  到了1949年,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所有的解放军实施改革,改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第四野战军的四个副司令员职务一直无人担任,之后甚至撤销了副司令员这个职位。

  第一位副司令员是吕正操,吕正操和一般的解放军将领有些不同,成为解放军之前,吕正操其实是东北军的团长,理论上属于国民党阵营。

  东北军撤退到关内时,吕正操和691团并没有离开东北,而是一直在东北地区抵御日寇,是东北军内少有的积极抗战将领。

  全面抗战爆发后,吕正操意识到国民党不可靠,加入国民党阵营是不正确的选择,因此他率领全团加入共产党阵营,后来成为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担任东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不过由于当时的东北野战军有稳定的指挥系统,因此吕正操不怎么参与军事决策。

  第四野战军成立后,副司令员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因此与其让他在军队内无事可做,不如让吕正操在擅长的领域工作

  因此,东北野战军改编为四野之后,吕正操负责东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长征和抗日战争,周保中基本缺席了,因此在军队内的威望不高,虽然是副司令员,但是也不怎么参与军事决策。

  周保中是东北抗联的领导人,后来因为日寇实力过强,不得已率领残部撤退到苏联,苏联出兵东北时,他才回到中国。

  解放战争期间,周保中担任东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成立后,在中央的指示下南下建设,不过周保中并没有一起南下,而是留在了东北。

  第三位副司令员是高岗,高岗副司令员的经历和周保中大致相同,东北军区成立后,高岗留在了东北,担任东北军区的司令员。

  最后一位副司令员是萧劲光,萧劲光将军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兵团的建设,其他的职务基本是兼职,他根本无暇顾及。

  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之后,萧劲光将军的工作就更忙了,他是第十二兵团的司令员,全权负责第十二兵团的建设,根本没有时间担任第四野战军的副司令员。

  鉴于实在是抽不开身,于是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之后,萧劲光将军就专心建设第十二兵团,不再担任副司令员的职务。

  等到第十二兵团建设得差不多的时候,中央又任命萧劲光将军为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全权负责海军的建设。

  这个任务是相当重要的,新中国的海军成立较晚,各方面的建设均不完善,和许多国家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国家重点目标之一。

  之后的三十年里,萧劲光将军一直在建设海军,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海军不仅有了完善的建制,而且实力迅速提升,如今已经是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部队。

  由此可知,因为四位副司令员各有工作要做,情况特殊,所以第四野战军不再设置副司令员,这对第四野战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来源:中国知网《四大野战军征战纪事》来源:中央编译出版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