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建筑蕴藏着怎样的现代之路?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15 14:39:1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中式建筑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中式建筑形式,如竖穴居住和土坯墙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都对中式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汉代以后,宫殿、寺庙、园林等各种建筑形式相继出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式建筑风格。

  中式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尊重自然、注重和谐、追求平衡等。中式建筑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也要体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式建筑的特点是注重对称、尊重空间,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中式建筑的装饰也非常注重细节,从屋顶到门窗,都有讲究的设计,这些装饰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中式建筑逐渐减少,许多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面临考验。然而,在近年来,中式建筑的复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反映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认同。

  中式建筑与中华文化自信复兴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中式建筑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形式,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自信也为中式建筑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中国文化的强势回归下,中国人的“中式情结”得到众多共鸣,中式住宅风格也在众多风格中脱颖而出。在整体气韵上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精髓,注重内敛、围合、和睦、安全和归属感。空间结构上遵循了中国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延续了邻里街巷式居住模式,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能够与他人互动又可以独立居住,尊重多样性和兼容并蓄。

  中国建筑里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表现出对现代化和创新的追求。中国建筑既传承了古老的建筑理念和技艺,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国际化的视野。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也为世界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疆城广大,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各类人群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也多有不同。由此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但从整休来看,中国传统建筑的单体造型大体保持了由屋顶、屋身、台基共同构成的“三段式”特征,其中又以汉族地区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最为典型。单体布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普遍为矩形平面,一般于长边方向开门,与欧洲古典神庙、教堂等建筑惯于短边开门的做法差异明显。

  就组群布局而言,中国传统建筑以院落围合为基本特征,通过由屋宇、围墙、回廊等共同构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可以营造出宁静、安全、舒适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通过不同院落的巧妙组合,又可以形成规模庞大,且富有秩序感与神圣性的建筑群体,由此即可发展出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建筑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核心,是一种通过榫卯技术连接起不同构件、轻巧高效的框架式承重体系。木制构件依位置与功能不同,主要有柱、梁、额、枋、檩、斗拱、椽、飞等,一般统称为大木作。而与之配合的门窗、室内装饰等则称为小木作。大木作是结构构件,配合台基,以承重为主要功能,形同骨骼;而小木作、屋瓦、脊饰等主要起着维护、装饰作用,类似肌肉与皮肤。以上种种,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姿的传统建筑,而各类构件的造型与功能演化,也直接奠定了传统建筑不同的样式与时代风格。同时,由于现存有宋代《营造法式》与清代《工程做法》两部官方营造文献,故而针对类似位置与功能的构件存在两套术语体系。为明晰起见,元代及之前的建筑通常以《营造法式》的术语称呼,而明清时期的建筑则以《工程做法》的术语讨论。

  中国境内不同区域木构建筑的风格差异颇大,但从结构角度看则较为统一,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技术体系。

  抬梁式结构通过使用大跨度粱枋,可以获得较开敞的室内空间,在大型建筑上得到广泛使用,而穿斗式与井干式则多用于小型建筑。同时,与木结构并行,砖石结构在各时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早期以砌筑台基、墓室、小型建筑最为常见,至元明时期则出现了较大型的砖拱券建筑,多以仿木建筑形象出现,俗称“无梁殿”。与前述技术相配套,夯土技术自原始时期开始,就在建筑基础与墙体建造上得到了广泛使用。至晚近时期,更发展出了以土楼为代表的集合式大型住宅体系。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最独特的部分,状如绽开的花朵,居于檐下,通过层层出跳来增大檐部伸出距离,并将其承托的屋顶重量传递到柱、额之上。同时斗拱也是重要的立面装饰与等级象征,通常只用于高等级建筑。早期斗拱的构成较为简易,多由简单迭累的斗与拱构成,结构承力功能突出。此类做法在殷商时期已可看到雏形,战国时期中山王陵出土的铜案上可看到明确的一斗二升斗拱造型。至汉代之后,斗拱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但出跳较少,造型以一斗三升为主。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斗拱发展迅速,出现了斜向的昂,通过杠杆原理,使出跳距离明显增加,檐部也得以进一步外伸,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建筑下部的木结构与基础。至宋金元时期,斗拱已趋于成熟,开始日渐富于装饰性。明清时期是斗拱发展的最后阶段,此时斗拱的结构功能已日趋式微,装饰与等级象征成为主要功能。

  榫卯是榫头与卯口的简称,指传统木结构的连接构件及其工艺。木构件上凸出的连接部分称为榫或榫头,凹入的开槽则为卯或卯口。榫卯工艺就是将榫头插入卯口中,使各构件连接并固定,以此构建出完整的木构框架。榫卯工艺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结构技术,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则是运用榫卯工艺最广泛、最完善的技术体系。传统木结构由于采用分件制作,在实践中普遍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但必要时也会用铁钉、铁箍等加固,如椽飞普遍会使用铁钉予以固定,拼镶梁柱会以铁箍加固。中国榫卯工艺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后期逐渐成为木结构技术的主流。通过使用榫卯工艺,木构建筑可方便地维护、拆卸、搬迁,同时木制榫卯的弹性结构也对抗震稳定起着良好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一大优势所在。

  屋顶是三段式格局的上段,也是传统建筑造型与等级最重要、最突出的象征物,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独特视觉效果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完备体系。远远伸出的层檐、高耸的流线型屋面、飞鸟展翅般的翼角、绚丽多彩的琉璃装饰等,都是传统木结构屋顶独有的魅力。《诗经·小雅》对此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形容。至明清时期,常见的屋顶样式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平顶等。通过不同屋顶的组合,可以使建筑形体与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特别是从高空俯瞰,造型效果会更加优美突出,由此屋顶也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与此同时,屋顶也是等级制度的核心体现。以明清时期为典型,不同样式的屋顶形成了明确的等级秩序与使用组合原则,深刻影响了单体造型与组群布局。

  台基是三段式格局的下段,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所在,与之配套的还有台阶、栏杆等部分。台基的出现最早源于木构建筑御潮防水的需求,但随后成为建筑等级与装饰的重要内容。早期台基为纯夯土做法,两汉时期高等级的台基外部开始普遍包砌砖石,起到防护与装饰作用。至南北朝隋唐时期,除普通方形台基外,还通过吸收佛座造型,发展出了须弥座式台基。普通台基一般以夯土为内芯,外部包砌砖石,华丽者会贴砌各种纹样的饰面砖。须弥座台基则多以石材砌筑雕刻,普遍做工精美,是高等级建筑的重要标志。台基之上的栏杆早在河姆渡文化中已有发现,起到防护、装饰的作用。宋代称为勾栏,通常由竖向的望柱和横向的寻杖与栏板组成。早期为木制或木石混合,局部使用金属构件予以加固。至金元之后、大型建筑的须弥座台基之上多配用雕饰精美的石质栏杆。

  小木作依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檐装修与内檐装修。前者位于室外,包括门窗、装饰木雕等。后者则处于室内,包括屏风、藻井、天花以及各类陈设等。门是建筑出入、安防的基本设施,最常见者为版门,自周代青铜器之上已可看到清晰的形象,后期了泛运用于城门、宫殿、衙署、寺庙等建筑之上。其次为隔扇门,在唐代已大量使用,相比版门更加轻巧华丽,多用于小型建筑及室内隔断。窗是建筑采光通风的必备构造,早期窗多为固定做法,如佛光寺东大殿的直棂窗,后期出现了可开启的窗扇,造型多与隔扇门类似。屏风用来遮挡视线、分隔空间,常与各类家具配合使用。早期实例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后期造型日益繁复,休量也不断增大,成为等级与身份的重要象征。藻井与天花位于建筑顶部,是高等级建筑的必备设施,也是室内装饰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彩画多见于北方地区,可分为官式彩画与民间彩画两大类,具有装饰建筑、彰显等级、保护木材等作用。建筑之上施布色彩由来已久,先泰之际常见单色刷饰,汉代出现了各色对比穿插的做法,多以红色为主。至南北朝时期,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以晕色渲染立休效果的做法。随后成为历代高等级彩画的固定做法。唐宋时期的彩画仍以红黄等暖色调为核心,但至元代,以官式彩画为代表,逐步转以青绿色为主流,并一直沿用至明清。由于彩画不易保存、现存实物多为明清遗存,早期最完整者为永乐宫元代彩画、另在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易县奉国寺、应县木塔内,尚有辽代风格彩画遗迹。在莫高窟宋代木窟檐、山西高平开化寺内,还可看到部分宋代风格的彩画遗迹。同时,自汉代以来的各类墓葬中保留有大量彩画实物,典型如唐乾陵陪葬墓、辽庆陵、白沙宋墓等处的彩画。

  脊部装饰是中国象征主义文化传统的突出表现。先秦时期的屋脊较为朴素,至两汉时期,正脊两端出现了类似花瓣萼片的饰物。南北朝时期则转为类似鱼尾的造型,称为鸱尾,如朔州九原岗壁画墓所见。鸱尾的出现与藻井类似,意在以鱼尾象征海水与降雨,用来防止火灾。至盛唐之后,龙神信仰日渐流行,鸱尾之上开始出现龙首造型,由此也改称鸱吻,同样寓意降水防灾。辽宋时期大体保持了中唐以来的造型,金元时期鱼尾形象变得日渐淡漠,更加趋近于龙身造型,至明清时期则彻底转为龙形。此外,正脊中央早期常安置朱雀等形象,如云冈石窟内所见,后期则改为宝瓶等造型。戗脊端部早期以鬼面瓦装饰,如九原岗壁画所绘。宋代参考《瑞鹤图》,可见安置有小兽及迦陵频伽,至明清则形成了复杂的脊兽装饰体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中国建筑自然的发展和演变当中,但一般人不会有建筑史的观念,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怎样的建筑史发展阶段当中,中国建筑史的书写在不同朝代中是怎么变化的等等。产生这样的观念,需要学术范畴内的建筑史研究介入。

  在中国,按照现代的或者说西方的学术,重新来塑造中国建筑史的观念,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开拓者之一,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梁思成先生当初做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时候,是以欧洲的西方建筑史为参照的,那么我们也可以用这样一个基本的话语逻辑,来谈这个问题:和西方建筑相比,中国建筑有什么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特殊的平面布局。现在看一个建筑,大家都会说造型怎么样,立面怎么样,平面怎么样,这些其实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学概念。而中国建筑是以院落为基本框架形成的一组建筑,它不是以单栋建筑来讨论的,这是中国建筑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今天去看宋代以后,特别是以明清为主的中国建筑,会发现基本上就是两种院子。一种院子是在强烈的儒家礼制背景下形成的,有中轴线,区分层次,有主有次,左右对称,坐北朝南等等,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故宫都是非常典型的,所有的庙宇也都是这样一个格局。另一个体系,实际上有很强烈的道家背景,就是中国的园林。园林的格局是自由的,是不对称的,它也是院子,而里面有山有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自然世界,像山水画一样。这两种院子的特殊布局,在全世界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平面布局之后,就解决了人生活在世界上很基本的一些问题。在中国的建筑里有一系列的空间,从你出生、长大、结婚、生子等,一直到死亡,中国典型的住宅中,都会有这样的空间,它不仅要告诉你,你从哪里来,而且会清楚地告诉你,你将来要去哪里,其实是给你一个文化上的意义。

  我经常在中国的城乡各地进行调研,记得有一次去杭州附近一座很小的村子,叫何家村,探访过一个很小的院子。院子小到什么程度?就是院门到正屋的门大概只有三米,就这么浅的一个院子。然后从正屋的门,到正屋里挂着的中堂和对联,也大概是三米的进深,在这个进深里可以有八仙桌,或者有两把太师椅。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小的中国院子,但它仍然保持着非常有尊严、有文化的礼仪空间。

  中国建筑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环境之美。看中国的山水画,包括在真实的环境里,只要是存在传统建筑的地方,都和周围的山水树木形成特别好的关系,真的像画一样。像我生活的杭州就特别典型。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就是一个湖,大概有一半的内容是山水,有一半的内容是房子。什么是中国的城市?从文化的角度讲,杭州是最典型的一个样板,我称之为“一半山水一半城”。

  具体到建筑在城市中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我经常拿宋代着名山水画家李嵩的一张《西湖图卷》来阐述。那张图很奇怪,整个城市都是俯瞰,能看清楚的建筑大概只有雷峰塔、保俶塔,还有几座大一点的寺庙、城楼的屋顶,大部分建筑都看不见,全部笼罩在树木当中。美不美?这就是中国的城市,所有的建筑全部笼罩在自然之中,跟自然的山水树木发生关系。这样的审美观念,最早可能在五代或唐朝末年,就已经成型了。而西方古典的纪念性建筑就不一样,是把建筑作为一个很突出的形象进行表达。

  第三个基本特征,我称之为自然与真实的建造体系。中国的建筑很特殊的一个地方在于喜欢使用自然的材料。建筑里面最持久的材料是石头,中国建筑中石头不作为主材,主材实际上是木头。如果以结构作为主体的话,中国建筑的结构主体是木头,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以木头为主的体系。

  当然,全世界很多地方其实都有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那么中国的特征在哪里?很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它是装配式的,而且是用相对不是很大的木头做成的装配式,这是很先进的一个观念。

  梁思成先生当年做中国古建筑研究时,最有名的一个贡献就是发现了唐代的建筑。当时在山西的五台山发现了两处,一处是佛光寺的大殿,后来学者们又发现了南禅寺的大殿。发现的时候,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都非常地兴奋,因为木头建筑比较容易朽烂,按照一般的概念,不是一个可以持久存在的体系。

  像山西芮城的永乐宫,是元代的建筑,七百年了;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河北正定的隆兴寺,都是宋辽时代的建筑,九百年,山西应县木塔,也是九百多年了。而到了唐代的佛光寺和南禅寺,已经上千年了。仔细想一下,就觉得这是奇迹。什么样的一个体系,能够让容易朽烂的木结构建筑存在千年之久?我们现在经常谈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要搞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是就最可持续的一种体系,它居然能存在千年,而且是木头做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这其中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保护地非常好的装配式体系。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非常仔细地想到了建筑的材料,比如说如何能够持久地存在?如何被保护?如何更换?装备式体系不仅是造得快,成语里面有“偷梁换柱”,就是说维护建筑的时候,梁坏了就换一根,柱子坏了也可以换一根,在不影响整个体系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我们还听说一个词,“房倒屋不塌”。就是说哪怕地震了,墙塌了,但房子的骨架还在那里。

  以南北方来区分的话,这个木建筑体系大概是两类。一个是北方的体系,我们称之为抬梁式结构,就是柱子上面架梁,一般来说柱子和梁都比较粗,比如在北京的故宫,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形象。在南方,最典型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穿斗式结构,一般来说就是梁不架在柱子上,而是像一个编织体,穿过这个柱子,相对来说柱子就会比较多。当然,中国传统建筑中也不只是这两个体系,还有比如井干式的结构,北方尤其是东北的林区就会有这样的建筑。

  仅仅是这两类的话,还不足以把中国建筑的特征刻画出来,更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斗拱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化。从唐代一直到宋代,斗拱体系是真实作用的,斗拱是放在柱子的顶上,将屋檐伸得很远,是为了保护木结构,下雨的时候不被雨水淋到。

  我记得读建筑学的时候,对唐代建筑最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梁思成先生看到佛光寺大殿时所说的8个字:“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如果有机会去佛光寺的现场就会被震撼到,因为它的斗拱真的很大。

  宋代和唐代的形制还比较接近的,但相对来说斗拱的材料就开始变小了,出檐的深度就也开始变浅。真正的一个大的变化,发生在元代。我们现在看元代的建筑,特别是到了之后的明代建筑,斗拱已经不发挥原来的作用,变得更小。元代以前的中国建筑的斗拱体系都是真实的,元代以后斗拱变成了假的,是装饰性的。

  依存于完整的社会文化制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在今天,建筑是一个专业的领域,学过建筑的人才懂建筑、学过建筑设计的人才可以设计建筑。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则是由一些大学者、知识分子,比如说由礼部的官员,由他们来决定建筑的平面布局等一系列设计问题,他们非常清楚建筑的整个格局。就像中国的语言体系一样,中国古代建筑是属于一个整体的社会制度,所有的人都很清楚它的结构与文化内涵。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建筑可以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读汉代的史书,读《史记》,会看到霍去病马踏匈奴,得胜归来,汉武帝赏了他四百多间房子。什么概念?就是说房子的“一间”,是可以作为度量单位的,我可以赏给你四百多间房子,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这四百多间房子大概多大,什么样子,不需要再做补充的规定。整个社会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建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建筑很特殊的地方。

  第五个特征,是中国建筑特殊的材料、质感和肌理。现在经常有人取笑现代的建筑师,说建筑师都不喜欢颜色,建筑都是灰灰的。实际上是有特殊的原因。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建筑为什么都不太有颜色?因为文艺复兴要复兴希腊和罗马,重塑审美。他们研究希腊的时候发现,雅典卫城都是白色的,所以现代建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至于古罗马的建筑,当时已经呈现的是废墟状态,也没有其他的颜色。

  考古学家会告诉你这是一个误解。其实希腊建筑是彩色的,只不过因为时间的流逝,颜色都被冲刷掉了,所以大家看到以为是白的。而一旦形成了这种审美趣味之后,大家就会习惯性地来使用它。

  当然还有一点,西方现代建筑的话语体系形成的时候,其实受到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建筑传统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直接,而是通过日本建筑实现的。使用自然的材料,颜色偏好黑白两色,日本建筑中这种非常简约朴素的材料和做法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被西方的现代建筑学去了。而日本这样一套语言体系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是在宋代与中国的交流中,学习了宋代的简约审美。因此可以说,中国建筑传统间接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审美特征的发生。

  中国建筑还有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材料和肌理。中国建筑中使用的,大量的都是自然的材料,比如说木头、土,砖,其实都是可再生的自然材料,构成了一个全自然材料的体系,而且一般来说都有非常丰富的肌理。

  最后很重要的是颜色。色彩丰富甚至艳丽,是中国建筑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是在官式建筑中保存下来。比如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纪录建筑的书,宋代的《营造法式》里面,彩画的部分是完整保存下来的,基本上和故宫里看到的彩画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从色彩特别丰富的“五彩遍装”,一直到最纯粹的、纯绿色的“碾玉装”,大概有五大类的色彩体系。中国的建筑,一向就是这样五彩缤纷的。

  当然这里面会有变化,比如说我们看宋代的《千里江山图》,你就会看到建筑是黑白的,其实它表现的都是山水之间,基本上这种村庄或者农庄都是这样的。怎么会变成一种文化观念?实际上是跟儒家的兴盛直接有关的。“万般为下品,惟有读书高”,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它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读书人住宅。

  当然还有一种我们后来不太看得到的,比如说只保留木头本色的这套系统。这应该是和唐朝末年到宋代佛教里面的禅宗文化直接有关,它追求更朴素、自然、直接的形象。随着明代禅宗在中国的终结,禅宗去了日本,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头,这种审美就不大见到了。现在江南一带还有农村民居,保持着木头本色,应该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遗存。

  我们说的现代建筑体系,完全是建立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发展的语境之中,形成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而中国人用全自然的材料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千年的弹性体系,这是能启示未来的体系。所以中国传统建筑所讨论的,其实大量是关于未来我们的生活应该向哪个方向变化的议题。这不只是关于重新确认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问题,也对未来发展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在为梁思成先生所着《图像中国建筑史》撰写的序言中,林徽因先生就提到,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最大的特征在于它是装配式的,而装配式建筑,是当时西方正在探索的现代建筑模式。所以林徽因先生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建筑用西方的角度看,就是现代的,所以中国建筑有特别大的机会,可以直接跨入西方所说的现代观念中去。

  然而林徽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种“狂想”,直到今天也没有实现。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木材是一种自然的材料,而不是工业材,本身的变形是比较大的。中国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把自然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一种高度精巧的装配式体系,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变形的材料很难量化。而中国人通过工匠的技巧,把弹性的、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体系,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文化产生了这样的体系。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体系向现代化体系的转化,是不会自动完成的,而是需要全新的探索,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上文提到,从唐宋到明清的木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样一个大变化?我们不妨以较为直观的“屋顶”为例。关于中国屋顶的形式,至少有两种说法,互相都有争议。一种是“飞鸟”,像鸟的翅膀一样在飞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帐篷的帐幕。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在唐代到宋代的这一段时间,我更倾向于它是“飞鸟”的一个体系,屋顶都是很扁的,而屋檐挑出很远,像鸟的翅膀一样。从宋代开始,建筑的屋顶就开始朝高耸的方向发展,到了明清就发展到更高。

  我个人认为,元代是这种变化发生的一个转换期。帐幕式的审美,实际上是在元代,通过蒙古人的文化传播进来的。我们现在看到描绘元上都景象的画作,全部是用帐篷搭起来的,像故宫一样的结构,非常清楚的中轴线,建筑当然就像帐幕一样,很高耸,和明清的故宫就很像。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实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在融合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有着鲜明体现的。所以明代故宫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产物,因为在宋元战争之后,之前的传统实际上是中断的。

  用今天的说法,明代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明代的北京城是完全按照中国经典书籍像《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再迭加元大都原有平面格局而形成的一座全新规划的城市,而不是自然发生的中国建筑传统。

  如果说你想学建筑的话,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作为一个建筑爱好者,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好学建筑的地方。因为我们保持着一千年、两千年甚至更长更完整的建筑发展线索,全世界没有几个地方有这么丰富的传统,让你能看到几千年中建筑的演化。

  如果说以上内容,是在与西方建筑学进行比较的前提下,来谈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建筑传统,那么为了寻找中国古建筑体系向现代建筑体系转变的路径,我觉得更有必要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看法、角度,包括对这种话语体系的描述,是怎样发生的。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建筑的记录并不算多,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人是喜欢写历史的,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但恰恰我们就从来没有一本建筑史,按照历史沿革对建筑进行梳理和记录,这样的书和文章是缺失的。所以才会说,梁思成先生出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是第一本中国人写的建筑史,因为前面确实没有这样的建筑史着作。

  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的建筑发展,和西方很不相同。文艺复兴之前,西方建筑的发展跟中国其实是很像,建筑在历史中自然演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开始有了一种反思的自觉性,重新研究建筑史。他们通过寻找古迹进行印证,开始在废墟中去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这种传统一直发展到18—19世纪考古学兴起。所以他们的建筑史,实际上是一个学术成果,不是一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建筑史,而是今天新编的一个建筑史。梁思成先生写的这部着作,也是典型的新编建筑史。

  梁思成先生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和外部世界发生了碰撞。我在林徽因先生写的序言中读到一段文字,非常有感触。那是在1930年代初,她用一种非常悲痛的语调,说当时像上海这些已经开埠的口岸,在拆除传统的中国建筑,同时再造一些西方的建筑,长此以往,中国的文化要出大问题,她甚至认为可能要整体崩溃。面对这样的危险,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是在大声疾呼。

  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的体系在当时几乎还是完整地保存着,只是非常零星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而当我们在不到一百年之后,重新阅读这段文字时会发现,林徽因先生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曾经完整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已经完全崩溃了。那么我们就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它和我们的建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

  在西方的传统里,古典建筑史所讨论的主要是宫殿、教堂这些大型的纪念性建筑,而民宅等内容,在西方建筑史中是不作为重点内容的。与此相同的,还有城市与园林。而且关于建筑本身,基本上是把这个建筑视作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而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很大不同,不只是官方的宫殿、寺庙这些建筑,才是建筑艺术的成果,中国民间建筑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是西方建筑史根本无法比较的。比如至少在宋代,中国民居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程度。很可惜的是,民间建筑在很长时间内并不在建筑史研究的主要视野中,所以中国民间建筑被破坏得非常严重,我觉得是特别让人痛心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城市。今天我们动不动就说怎么样提高城市化率,每次听到这个表述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可笑,因为中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早的、大规模形成全国城市化体系的国家。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在历史上都是西方城市无法比拟的规模和质量,而我们的现代化过程当中,其中很大的问题就是对旧有城市的摧毁,从拆城墙开始,把中国的城市全部拆掉,之后再追求城市化,这是特别不可思议的一个观念误区。

  因而我觉得,通过研究中国建筑史,大家应该能够形成的一种反思,我们要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价值,以及它对于未来中国现代建筑探索的启示。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