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那水那源(一)守护“第一滴水”

最后编辑时间:2025-01-06 21:07: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24年是浙江援藏三十周年。今年夏天,特派小组来到西藏那曲,见证世界屋脊上的浙江力量,也对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地级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前段时间,记者再度远赴高原蹲点,这一次是为了记录那曲的人们,怎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西藏那曲位于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雪山冰川密布,总冰川面积8654.59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冰川面积的31.58%,冰川融水径流量76.59亿立方米,是那曲河流、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有的从雪山上潺潺而下,一路奔腾,最终汇入澜沧江。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林草局局长 尼玛格桑:现在咱们在江绵乡的夏日拉(山),这边有两个支流,一个是往巴青县方向流,一个是往青海木塔乡。

  那曲的“曲”,在藏语里就有河的意思。江绵乡牧民次嘎,就住在木曲河源头不远处。他已经84岁了,走路有些蹒跚,不过年轻时,他曾沿着木曲,一路走到了两条支流的交汇处——50多公里外的巴青县贡日乡。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帕觉央日村村民 次嘎:当年我说木曲河和松曲河是澜沧江源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相信,现在确定了源头,大家的疑惑解开了。我知道以后会更加重视对这里的生态保护工作。

  对确定源头的执着,不仅仅是出于年轻人的好奇。次嘎成为那曲市政协委员后,将关于生态保护的提案带到了市“两会”上。那曲人深知,守护源头的第一滴水,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木曲和松曲交汇处,色雄改村的村民自发行动起来,他们的身影,也成了雪山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贡日乡色雄改村党支部书记 边玛:我们这边一个月巡逻5次,一次会走全天,就是要保护水源、保护环境。

  保护水源,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人民很熟悉。浙江是河长制的发源地,2013年,由浙江广电集团发起的大型新闻行动《寻找可游泳的河》,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多年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一系列法规制度的保障下,江河湖泊的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2017年,河湖长制来到了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结合基层生态岗位,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管理机制,高原水源的保护网络更加体系化,更加完整。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林草局局长 尼玛格桑:现在咱们巴青县境内,总共聘请了2701个三江源的巡护员,平时对一些河源的保护也好,平时对一些白色垃圾的清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这些方面开展常态化的巡逻工作。

  当记者与牧民次嘎告别,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正撞见这样一幕:在广袤的草地与冰川融水之间,一只狼正追赶着一群牛。高原的生态脆弱而敏感,要让这里的生灵尽情释放天性,必须付出更多。

  在五百多公里外的西藏嘉乃玉错国家湿地公园,更有金雕、雪豹、藏野驴、黑颈鹤等野生动物,因水源而聚集。为了守护它们,这附近的牧民还有着另一个身份。请继续关注记者在西藏的蹲点报道。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