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军区司令员为何不是一野上将担任而是资历浅的张达志呢?

最后编辑时间:2024-08-04 08:02:1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张达志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样是这一年,军区改革。6大军区改为12大军区,张达志担任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

  很多人觉得挺意外的,张达志其实资历并不高,而且当时大部分军区的司令员都是上将担任。仅有西藏军区的张国华、新疆军区的王恩茂是中将。

  张国华带领18军入藏,是和平解放西藏的功臣,而西藏军区本身就是在18军的基础上组建的。至于王恩茂是王震的老部下,在王震走后,接替他成为了军区司令员。

  一野是四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少的一支部队,不过也出现了5位上将,第一位就是王震上将,按说他是有大将资历的,也曾在候选名单,不过仅授予了上将。第二位是担任一野副司令员的张宗逊,他也是有大将的资历和贡献,也也曾在候选名单。第三位是甘泗淇,他曾担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是政工将领。第四位是彭绍辉,他是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也是彭老总老部下,参加过平江起义。第五位则是贺炳炎,时任第一野战军第1军军长,着名的独臂将军,贺老总的爱将。

  王震,当初在解放大西北的时候,王震主动请缨率军入疆。他也是和平解放新疆的很大的功臣。新疆解放后,王震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不过就当他在建设新疆,发展新疆时。1954年2月,王震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张宗逊身为一野的副司令员也是合适的,不过在1952年10月,他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1955年4月又兼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长期领导军事训练和院校建设工作,并参与组织编写各种条令、条例和教材。

  彭绍辉,他从1952年起,先后担任任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不过到了1955年,却调到中央,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甘泗淇,他在建国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而且,他是纯政工干部,长期负责的也是政治工作,不适合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至少在那个阶段。

  贺炳炎,在建国后被自己的老上级贺老总调任西南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到了1955年,他也担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

  而且,兰州军区管辖的也是大西北诸多地方,这里毕竟是一野长期战斗的地方。兰州军区也是由西北野战军的部队组建而成的,而军区司令员理应由西北野战军的将领担任。在当时的背景下,选择更加熟悉大西北情况的一野的将军,是非常合适的。

  张达志在坚持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中,整整八年的日日夜夜,为开辟、建立、扩大雁北和坚持大青山这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张达志仍然在大西北工作,任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警备2旅旅长,陕北军区司令员。1949年,他又担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军长。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