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劣迹艺人”直播带货?律师:变相复出!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06 13:43:1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日,有网友发现,曾经因为自曝高考舞弊而被封杀的歌手仝卓,现身视频号开启了直播带货,直播中他和观众唱歌互动,同时还在售卖商品,直播间热度不算低。

  2020年,仝卓在一场直播中自曝,自己曾经复读,而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便使用了“某些手段”篡改身份,将“往届生”改为“应届生”。

  最终,仝卓被证实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高考成绩被判无效、毕业证取消,其参加节目的镜头也全部被剪。

  但没想到的是,如今他居然在视频号开启了直播带货,账号名为“民歌手仝卓”。据了解,他在直播中演唱完歌曲后,转头就推荐起了一款价格为39.9元的牙膏套装。

  而且经过观察发现,其直播间的热度还不低。据统计,该账号在6月27日四个小时的直播中,共计1.8万人看过,热度达8.3万,一场直播累计打赏超7000元。这也让一些网友不禁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会去看他的直播”。

  在其直播的过程中,有网友还发出疑问“你咋来微信直播了”,但管理员却回答道:“仝卓都直播一年半啦,不必少见多怪哦”;但有网友因发出质疑被直播间管理员拉黑了。

  不过,网友们对于仝卓直播带货的行为显然看法不一。一些人觉得“没必要吧,带货是职业啊,要啥门槛”“说白了不就是线上销售员吗 这也要抵制啊?”

  仝卓工作室声称曾多次为仝卓垫付款项。仝卓在2021年度汇算清缴时应补缴税款为87185.96元,连滞纳金共10万元左右,这些税款由工作室垫付。2023年4月,仝卓前往泰国工作,但要求带上家人,工作室垫付了仝卓家人的机票、酒店等非工作支出共26731.9元,并列出费用明细。

  可以看出,仝卓虽然被“封杀”,但关于他的讨论并没有停止,也仍然还有不少人在关注他,网友们对于劣迹艺人是否可以直播带货的看法也并不一致。

  当然了仝卓并不是唯一一位入驻社交平台并开启直播带货的劣迹艺人,这种通过在社交平台开启账号,发布短视频,以此回归公众视野的劣迹艺人并不少见。

  如曾因嫖娼被收容教育6个月的黄海波,他目前在抖音的账号已经拥有261万的粉丝;以及被依法征收超8亿元补缴税款及罚款的范冰冰,她在小红书上拥有超1600万的粉丝,并且经常推广一些面膜等护肤品。

  对于这些行为,有律师指出:“劣迹艺人入驻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进行直播带货,实际是一种‘变相复出’。”

  2021年,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艺人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中宣部就曾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力度,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一方面要清楚的是,明星艺人是公众人物,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其言行对公众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低龄粉丝很可能会对其言行进行效仿,因此对于明星艺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层面的要求应该更高;

  另一方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往往名利双收,让劣迹艺人活跃在网络平台上,容易让公众认为对劣迹艺人的惩处不到位,明明违法失德却依旧过得潇洒,这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价值影响。

  有专家指出,一些网络平台对于“劣迹艺人”的出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平台绝不能唯收视率、点击率论,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作为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

  2022年4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等机构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也曾明确指出:“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网络直播平台在主播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坚持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艺术水准、社会评价作为选用标准。对政治立场不正确、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失德失范人员坚决不用。”

  但是,还有专家指出,目前政策文件和行业自律对劣迹艺人的定义比较含糊,在实践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结果有差别的问题,这也是违法失德艺人企图“曲线复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这些年来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各大网络平台也会更加明确地承担起相关的监管责任,维护网络视听生态。

  总之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既然想吃这碗饭就要好好珍惜,规范自己的言行,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